E-M5持續上手中,當然也要實戰一下人像拍攝,不然老公買了拍出來被老婆嫌,又得花上一筆錢買5D markIII+人像鏡皇,真是得不償失(但笑著走出攝影器材店面)。的確,我自己曾私心的認為Olymups的微單拍攝的感覺類似Nikon單眼的感覺─ 較為鮮豔,因此拍攝人像時難免把大美女拍成黃臉婆、把黃臉婆拍成陽婆婆,當然後製是可以解的,但E-M5天生紮實的色調讓我感覺在人像拍攝上有相當助益,因為場景的色調全都好極了!唯一要調整的就是膚色(苦笑)。
這次的Model是曉雪,自從前次試拍過後便覺得這僅32kg的小妮子相當上相,且她善於使用假髮與服裝製造不同風格也讓拍攝主題可以明顯改變。
※順道一提,如果覺得這些照片拍的好,絕對是因為Model好看的關係,本人技術其實還是很差。
本次使用的器材有:
OLYMPUS OM-D E-M5
變焦鏡:OLYMPUS M.ZUIKO ED 12-50mm F3.5-6.3
定焦鏡:Panasonic G Vario 20mm/F1.7 ASPH./MEGA O.I.S.
變焦鏡:Panasonic LUMIX G VARIO 45-200mm F4.0-5.6 MEGA OIS
全程使用RAW檔案拍攝,保持暖色調設定"關",拍照模式"柔和"(就是5號那個)拍攝人像可以取得較好的膚色(當然也可以在超級面板降低飽和度),由於撰寫此文章的時間Lightroom尚未提供E-M5的更新,本次照片後製以Viewer2為主。值得注意的是E-M5與Panasonic G Vario 20mm/F1.7搭配拍攝時可以取得非常巧妙的平衡,稍微降低整體色調(對膚色有幫助),但又能感受E-M5的彩度,且銳利、有散景,是拍人像的好選擇。
▼遇上白色衣物時要特別注意測光,像這張就有點小失敗,過曝了。
▼其實只是在吹冷氣(笑),用閃光燈以跳燈補光,使光線呈現較為自然。
▼室內逆光一樣使用閃燈補光,便可以使人物與背景都清楚。
▼一套好的照片,Model的內心戲是部分關鍵。曉雪是因為想誰而微笑了呢?
▼這張是45-200mm鏡頭來拍攝,並以離閃跳燈補光。
▼較為昏暗的室內使用跳燈補光時可使主題區域明亮,突顯主題,稍微過曝也可以幫Model打出白皙皮膚。
▼裝上12-50mm鏡頭,廣闊的收入教室桌椅,表達物體連續性的美感與主題人物。
▼戶外壓光其實最好選傍晚啦,不然蠻多光線壓不過去的>"<
▼最近迷上離閃補光,讓我可以把背景與主體都拍攝下來。
▼如果沒有補光,針對人物測光的確可以把人物拍好,但背景的藍天就得犧牲了。
▼再來一張壓光,使藍天白雲盡收眼底,並且具有時尚感。
▼其實也可以利用12mm端的變形拉長人物比例,這張利用12-50mm鏡頭將肢體擺在邊緣使腿部看起來更纖長。有時候多拍幾張,可以捕捉到意外喜歡的照片,像這張的時尚感讓我非常喜歡。
▼有時候為了顧及整體感覺,顧不得讓太陽這麼大了。
▼逆光拍攝讓布料通透並帶有邊緣光,正面補些光現就非常好看了。
▼這張可以看出有沒有補光的差別,如果要的是氣氛,那左圖就對了,如果要的是女朋友或老婆不生氣,那不妨選右邊的作法XD若左圖對人物測光一定可以把人物拍好,但背景會一片泛白。
就這樣,一些粗淺的心得,謝謝觀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