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食蟲植物✥2011春夏食蟲植物交流會

這次又是新的場地,妙的是在一間日式料理的頂樓舉行。前一次因為原本支援我們的餐廳─田中玉米,因為老闆收店了,頓時進入重新選址的時期,然而聽說上次選的地點"高雄國際花卉中心"因地處偏僻,請過於空曠,使得來交流會的人不容易解決口腹之欲,在專題演講時也相當不易凝聚人潮,因此這次又找了新場地,聽說跟以前的田中玉米是同個老闆。



前次交流會因為有事耽擱而 無法前往,說也奇怪,台中幫好像都蠻有默契的,那次不少附近的都沒有下去。這次想說順便帶些開花的堇下去參展,沒想到是噩夢呀!大老遠從台中抬四盆堇下高雄,還要走上好一段路,然後再爬三樓樓梯,隔天醒來根本就是肌肉崩潰,連站著都有點困難,看來以後活體展出還是看看情況在說,不然這身老骨頭可經不起幾次磨難呀!


一到現場,固定攤商已經擺出商品了。



其實這是店家的屋頂,但是這天的高雄十分炎熱難耐,光是站著就容易出汗,尤其又是鐵皮搭蓋,雖然四邊沒有封起來,但已經夠悶熱了。
圖片來源:無限/塔內植物網/食蟲植物版

其實這次我也有小擺攤,由於經過兩次遷徙,不只展出品少很多,就連人潮也少上許多,或許是拍(販)賣物種逐屆銳減的關係,交流會的人潮也呈現M型,除了真的很固定老手(及老班底、當地玩家)以外,其他大多是初階的新手,中手出席的情況少很多,也許是直接反應論壇的情況吧。

這次的展出品少,當然一定不會缺席的就是大批豬籠草,不過不管是EP豬還是BE豬,大多已經不是少見的物種(當然對圈外人來說還是相當稀有),其他展出的物種,就較特別的來介紹一下。



版友無限這次也是展出風鈴豬籠草N. campanulata,他能在炎熱的南部把這款嬌弱的迷你型豬籠草種的這麼大,這點一直都是他的驕傲。




版友罌粟這次又帶來了非常奇異的物種─南非捕蟲樹,雖然罌粟也是南部人,但幾乎在他手上大多數的植物都能活,令人詫異的綠手指,尤其捕蟲樹除了稀有以外,也相當不好照顧,國外的數據並非能套用在台灣環境上,但是他就是有辦法種植。




南非捕蟲樹的近攝,可以看到玲瑯滿目的各種獵物。
 其實說這次看到這品就值回票價也不為過。



一樣是版友罌粟的多年生彩虹草切花,就算已經切下來了還是生命力十足,傍晚時分會自動闔上,如果生命力夠,隔天早上想必也還會再度打開。



當然版友洗碗精的組培雞精瓶,這些可是不常見的毛氈苔種類,由洗碗精運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出來的,每罐100回家可以種到腰酸背痛,十分超值。



由版友Kai提供給洗碗精,用以製作豬籠草固化保久模型用的,如同圖右方,我也有嚐試製作豬籠草固化模型,洗碗精使用的是環氧樹酯,若獨自操作具危險性,所以我儘可能使用安全的方式處理。



就是這四盆,為了帶這四個孩子下高雄給人家看,讓我當天汗如雨下又不敢掉以輕心,想當初當兵的時候扛M249輕機槍到靶場都還沒有這麼累。



這盆植物的名稱標錯了,看表現應該是屬於P. esseriana之類的品種機率比較高,但是名牌卻標示P.kondoi,應當是誤標。



別人家的H.minor表現如此出色,但是我種的都形成小森林了,還是不見紅瓶蓋。



這品讓我稍微猜了一下,猜不出來祇好看名牌,是P. gigantea x moctezumae



幾番種不好的P. 'Aphrodite'( agnata x moctezumae),這盆看起來還不錯,但我卻花了四倍的精力下去研究怎樣把他種好。
 過曝了........顯的有些慘白........



P. gigantea的機會蠻高的。



這盆鸚鵡瓶子草Sarracenia psittacina也讓人津津樂道,有人說「這瓶子是不是吃了什麼東西?怎麼頭這麼大?」







和遜氏狸藻U. humboldtii合植的荷葉狸藻U. nelumbifolia所開的花,蘭花狸藻節的花朵樣貌大多類似。



我忘了這是什麼狸藻。



遜氏狸藻U. humboldtii



抽獎品。有點年年品質下降的感覺.......Orz







前陣子由華陽園藝引進的、目前能見度上最大的捕蠅草個體"B52",目前記錄上夾子可達6公分,幾乎可以捕獲小老鼠.......建議售價為1200,拍賣有以600元賣出的超優惠價格,但就我們玩家的眼光來看,這品以後價格會掉很多,因此現在不是入手的好時機。



來看一下其他非食蟲的東西。提供場地的店老闆是位多肉植物迷,場地的一角有超過上百株的多肉植物,每一樣我都不認得,但裡面肯定瑰寶如山。



最後約莫4點半左右,大家已經開始收了,比起以前約五點左右的情況看來早收很多。這次只賺了140元,剛剛好拿來抵午餐而已,淺草日本料理其實非常好吃,但是單品價位不低,如果有空有閒錢倒是可以再來一趟,做個美食紀錄。

這次的活動空間,個人覺得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由於場地炎熱所以有人使用噴霧罐為植物保持溼度,但堇不能這樣做,因為暫時潮濕的表面由於天氣的炎熱引發蒸散作用,會讓葉子更加脫水,如果澆介質也不大對,因為會"燒根",這樣的場地劣勢讓我的植物回家之後稍有損傷,朋友的豬更明顯的脫水了,因次下次攜帶活體展覽會讓我多加考慮在說,畢竟帶去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更多完整照片請見相簿


======其他幕後花絮照======














毛氈苔集錦(可點開看大圖)



豬籠草集錦(可點開看大圖)



=END=

2 則留言:

Choir 提到...

高溫炎熱的狀態下,在南部舉辦交流會的場地選擇還是以室內環境比較理想
頂樓少了建築物遮蔽陽光,相對的溫度就更加提升

有帶植物參展的人真的很辛苦
除了體力上的消耗外,最恐怖的應該是要面對植物可能折損的心理壓力吧...

秋本 藍 提到...

所以下次應該不會帶去了,更也許以後都爸會去交流會了(太遠、期望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