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第一盆食蟲植物,但是是個連品種都不知道、雜到不行的雜交種,過了冬天之後從一個中心點變成4個中心點,為何會這樣目前仍沒有人告訴我。捕蟲堇在植物中算是很特別的食蟲植物,比起毛氈苔、捕蠅草那種看起來就是「因為要食蟲而演化出特殊器官」,捕蟲堇看起來反而是原先是普通的葉子,為了補充營養不得以讓葉面充滿黏液,也許因此捕蟲堇具有許多惱人的問題。
當然,這篇講的問題癥結點是這款P.‘Aphrodite’:

從照片看來也許有點怪,為啥它長的歪歪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款堇在觀察下具有相當強烈的向光性,因此他會長歪,而這照片是我故意轉向想讓他回正。
那麼我遇到什麼問題呢?
自從去年11月入手至今,葉片的數量卻沒多少,原因是葉片雖然成長很快,但是衰退的也很快,葉片很快就轉黃並開始萎縮,因此葉片數量沒有多少成長,植株看似健康,情況卻令我頭痛。我曾經嘗試套帶種植一陣子,那陣子看起來情況不差,我漸漸馴化並拿下套袋後又開始了這種情況,後來加強根部的灌溉後狀況則維持照片那樣,介質是中性的,而最近的溼度是40~60其時算低,所以也看不出到底跟溼度有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後來看到國外文章並將其翻譯:
////////以下節錄翻譯/////////
1998年7月1日,詹‧弗利澤克先生使用純真捕蟲堇與莫克提馬捕蟲堇成功異株授粉打算交種出一種特殊的墨西哥捕蟲堇,並在4週後收穫了成熟的種子。卡米勒先生在1998年8月將大部分播下的種子在無菌條件下播種。其餘的種子使用一般方式播種。兩種播種方式在3~4週後幾乎有百分之百的發芽率。
在18個月的週期後,我們能夠觀察到已經有大量的植株。由於在其他文獻上沒有發現這種交種的紀錄,而這新的交種葉形也相當特殊且獨特,這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為他創立新的品種名,我們稱他為 Pinguicula ‘Aphrodite’﹝譯者:如果從翻譯軟體直接翻,會翻成捕蟲堇 '忒',筆者亦覺得相當有趣﹞
該品種P.‘Aphrodite’的特點是它葉形窄又長,尖端則為圓弧形。夏季蓮座可多達15片葉子且長達12公分,並擁有2公分寬,葉片邊緣向下卷。 並有直立葉型的特點,有微彎的弧。在夏天強烈陽光下,葉片邊緣會呈現紅色,而綠色的葉片則繼續延長整個長度。在冬季,蓮座的面積縮小,而葉片的數量則可多達25片。葉片在冬季長度約5~6公分長,1.3公分寬,他們大多是平的、淺綠色。
P.‘Aphrodite’是可以全年開花的植物,但最有機會在冬季開花。顏色和大小隨著植株的年齡變化。早期開花的花相對較小,一般為暗紫色。 隨著植株年齡較大,花朵也較大並從紫紅色退色呈現粉紅色,在明亮的光線下,相當亮眼。花的背面明顯眼色較淡、柔和而且呈現微弱的脈絡,花朵為5瓣,極少數情況下為6瓣,並有明顯走向中心的脈絡。靠近花蕊處是亮黃色,並有細細的毛。成熟的花可以達到4公分,這樣的尺寸在捕蟲堇中是相當巨大的!根據生長情況,花期大概是4星期左右。花莖可達15公分長(甚至到20公分長),上半部分的莖(約1~2公分處),可能為棕紅色,下半部是綠色,而萼片是濃厚的綠色。我們試圖雜交不同個體的P.‘Aphrodite’,或將P.‘Aphrodite’與其他捕蟲堇雜交(名單有P. agnata、P. emarginata、P. esseriana、P. 'Gina'、P. gracilis、P. 'Sethos'、P. moctezumae、P. rotundiflora、或P. sharpii)然而獲得的種子並沒有依照當初培育P.‘Aphrodite’時使用無菌播種,我們以P.‘Aphrodite’作了幾次雜交,並產生了數批種子。目前我們不能確定這些種子的品質。
P.‘Aphrodite’是非常強健的品種,且易於使用標準的墨西哥捕蟲堇屬的種植方法培育。濕潤的栽培介質(但避免介質積水),不過在冬季,要特別注意成長。我們建議一個成功留存的方法─這品種在葉插繁殖上相當容易。
這個品種命名Aphrodite,亦即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美麗的Aphrodite受到許多眾神的喜愛。我們發現P.‘Aphrodite’上掛滿了許多昆蟲裝飾,彷彿在說明Aphrodite是奧林匹斯山的希臘寶石女神。
////////以上節錄翻譯/////////
好了,文章也看完了.................
但是問題的癥結點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呀!
也許這blog大多是自言自語,不過有哪位好心的大大願意幫我解說一下,大恩大德沒齒難忘XD~
=end=
4 則留言:
你有問過賣家嗎
可以問一下賣家的環境及照顧方法
有問過,他說可能是濕度問題,要我套袋,可是我覺得不這麼單純,因為其他的堇全都沒套袋,還不是好好的,後來我觀察許多aph的照片,發現一點就是,小苗的照片好像都是這樣只有4~5片葉子,香港的、國外的都是這樣,所以我在想說這是不是正常現象..........
關於生長點分裂的原因這點我也蠻好奇的
記得以前在塔內看到有人提過
只要捕蟲堇開花後就很容易分裂的樣子
至於那個衰敗的怪異現象我也發生過
產生問題的植株是P. gigantea
一開始的時候都很正常,等過到快夏末的時候才出現這問題
植株也縮到幾乎原來的一半
直到這陣子才"好像"有點回復(可能是我錯覺...)
所以我自己猜測也許是被熱到吧?
如果狀況一直沒好轉的話也許可以考慮更改介質或是改變腰水高度試試
它的親本之一是moctezumae
這款在墨西哥捕蟲堇裡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常濕性品種
水份多一些應該是沒影響
可是我的不是縮,而是葉子的代謝很快,介質也已經都是中性的,因為moctezumae需要的甚至是鹼性的介質,我最多只能提供到中性,而且每天都針對根部澆水,最近空氣濕度似乎會提高,在還沒找到原因前只能先觀察了。
張貼留言